博客年龄:18年2个月
访问:?
文章:98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职业:为纳税人服务的人
年龄:而立之年+……
位置:中国,大连
个性介绍:我们困惑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真理。真理其实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,但是我们却没有发现,这一切并不是因为我们愚钝,而因为我们自以为太聪明。

西藏的“多与少”(其二)

2009-09-25 09:59 阅读(?)评论(0)

 

二、军人多

    不到西藏不知道什么是“军管”,到了西藏才使我领略到军人的尊严。7月26日傍晚,刚刚在拉萨安顿下来,便想找一处具有藏餐特点的地方吃饭。出租车司机是最清楚不过的了。车驶向“雪域高原饭店”

    车在“八廓街”前停下,司机告诉我走进去不远处就是。久闻的市阜出现在我的眼前,使我精神为之一振,高原的反应顿时全无。我拿出相机刚要拍照,一个声音贯穿双耳“不要拍照!”。噢!我这才想起不经意间被告之的在西藏是不允许把镜头对向军人的。我刚才的举动并不是刻意而为,实是真的没有看见站在“八廓街”入口处的两个“门神”(也想不到)。

   走进街市才知道这里每隔百米就有一对持枪荷弹,身着迷彩,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守卫。在藏式建筑和藏族特色的商品里,军人格外扎眼。哦!或许是08年“3.14”暴力事件的阴霾并没有完全散尽,或许是享和的气氛下还潜藏着一股不稳定的暗流。是这样吗?我想。次日去大昭寺,也看见的是相似的一幕。

   在西藏地区,无论是拉萨,还是林芝,还是日喀则,抑或是某个乡镇,只要是党政机关、政府部门、部队驻地,或者是军事设施,重要目标都可以看见严阵以待的士兵。在他们的眼里,似乎每个人都是潜在的“敌人”或者是“动乱分子”。更夸张的是在军队和政府的门前甚至设有鹿砦、铁蒺藜等路障。这些景象只有电视里看见在暴乱的国家里,政府为了确保某些机构的安全,才采取这样的措施。

    西藏的发展是和解放军的进入有着直接的关系的,青藏公路就是伴随着18军的进入而完成的。此前西藏没有一条公路。我在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时候曾经下榻于林芝县八一镇。那里就是当年18军军部的所在地,今天仍是军事要地。这里可以说经济繁荣,人口密集,以至于县政府都搬到了这里。在西藏有个感觉,觉得这里的人都说着四川话,甚至西藏人说的汉语普通话也有着浓重的川音。据说这与18军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当年18军的班底多为四川籍人士。现在这里做买卖的也多为四川人,云南人和新疆人。

    在西藏还有种这样感觉,就是这里的越野车特别多,而且以日本的“丰田”为主流。我想这和人们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,也与这里的路况是分不开的。这里街头、路上的军车不少,大车、小车、特种车都有。给人的印象军车很野蛮,很霸道。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都得给军车让路,而且这里的军车根本就不挂牌子。这在内地的大城市是绝对不可以的。或许这一切和这里的具体情况分不开吧。军人在这里需要威严,需要特权,也需要铁的手腕。还有一点西藏的特权车多,一般的乡长就可以动用警车开路,威风八面。

    告别西藏的最后一个晚上(20点,此时太阳还很高。但我还是把它称之为晚上。)我带女儿到布达拉广场散步,想在这里拍下最后一张照片,我把随身小包放在地上,端起相机准备拍摄,一位武警战士跑了过来对我说“把你的包拿起来!”政治敏感性使我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含义,我顺从的把包挎在了肩上。我是大大的良民!几天的经验告诉我“这里是西藏,是西藏”。

冬天的离别在莫斯科的深夜

一列列军队在街上戒备森严

这里没人察觉谁又爱上了谁

因为苦难不许人崩溃

感情上若习惯防备

寂寞就多一道墙围

爱情隐隐约约提醒我这一回

再不拥抱就是罪

……

    那首歌是这样唱的。

    在被监视的环境中长期生活,我不知道自己的精神是否会崩溃。
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